这 4个病人,都是被一种新兴的玩具炸伤。
这是南京鼓楼医院接诊的医生发的朋友圈
图片来源:南京鼓楼医院官方微信
这种新兴玩具,形如水母,五彩斑斓,在夜里漂浮半空确实很漂亮,除了在南京,丁香医生所在的杭州,各大商场门口都有小贩摆摊销售。
那天晚上,其中一位伤者王先生和他的几个朋友,买了俩这气球,抱在身上打车回家,在密闭的空间里,王先生的朋友点着了香烟。这一点不要紧,「砰」一下就炸开了。
在急诊进行简单的处理后,王先生的几位朋友都回家了,唯独抱着气球的王先生伤情较重,已经在南京鼓楼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。
王先生被炸伤的手,水泡触目惊心
图片来源:南京鼓楼医院官方微信
经医生的检查,因为爆炸前气球被抱在胸前,王先生的头面部、手部均被炸伤,深度约二度,整个脸黑如关公,并伴有电烤的味道。其他 3 位患者的面部、手部也出现大量水泡和肿胀,画面十分惨烈。
气球爆炸,不是个例
其实,气球爆炸致人受伤并不是个例。
之前就曾经出现上千氢气球同时爆燃,几十名患者同时受伤的案例烧伤(浙江台州、上海松江、湖南常德、印度)。
1994年9月28日,上海松江县:某商厦近千只堆放在地面的氢气球,升空前意外燃爆,造成数十人烧伤;
1995年9月24日,湖南省常德市:某市场开业时数只巨大氢气球被一吸烟人意外引燃,致工作人员烧伤;
1995 年10月19日,湖南省常德市:举行纪念大会,在氢气球欢迎仪式中,用打火机烧绳时引燃氢气球,致数千只氢气球燃烧,近百名持球者不同程度烧伤;
2000年,浙江台州:氢气球爆炸烧伤案例,其中仅收治入院的烧伤病人就有81例;
2017年10月10日,印度北部昌迪加尔市:一所职业学院举办年度活动,但当活动进行到一半时舞台上约150个绿、白、橘色气球突然爆炸,造成15人受伤。
图片来源:印度气球爆炸案瞬间
这些由于气球销售和携带处于人群较多闹市,气球的爆燃瞬间的高温可导致周围气球连锁爆炸,极易出现大规模烧伤。
那么,为什么气球会突然化身「魔鬼」?
为什么气球会炸?
想让气球飞起来,一般是往里面充氢气或者氦气,这两种气体的密度都小于空气,所以能让气球漂浮在空中。
氢气球:氢气易燃易爆,所以氢气球很危险,国家已明令禁止给卡通气球充氢气。
氦气球:氦气球虽然安全,但成本远高于氢气球。目前市场上氢气和氦气的价格相差 10 倍以上,每立方米的氢气的价格是 12 元左右,而氦气则需要 135 元以上。估算下就会发现,一个氦气气球的成本在 10 元以上。
小贩们总是信誓旦旦保证,自己卖的气球用的是氦气。
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丁香医生曾经分享过好奇实验室的一次实验。实验人员随机买了 10 个不同的气球,然后带到消防队,在专业保护下开始进行实验——
实验一
气球接触明火
▼
图片来源:好奇实验室
一手拽着气球,一手把火慢慢靠近气球。「砰」一声脆响,气球瞬间爆炸。
虽然穿着防护服,但滚烫的热浪还是迎面扑来。火球最大时有一个人宽,半个人高。
实验二
接触火花,即时爆炸
▼
图片来源:好奇实验室
用砂轮切割机割钢管,制造火花。来模拟过节时手持燃放的烟花。当气球靠近,火星溅到气球上,就使气球爆炸了。
实验三
接触烟头,可能爆炸
▼
图片来源:好奇实验室
气球并未引爆,原因可能是烟头是暗火,一般情况下的温度低于 400℃,达不到氢气的燃点。
如果猛吸一口烟的话,烟头温度会上升,就引爆氢气球,绝不可轻视。
另外,如果遇到点烟,火机或火柴燃起的火焰,本身对于点燃气球也是一项威胁。前面提到的南京鼓楼医院的案例,就是一个证明。
实验四
放后备箱,也很危险
▼
图片来源:好奇实验室
很多人会把气球塞进盒子里或者汽车后备箱里,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!
实验人员把两个气球塞进一个纸箱里,然后把点着的报纸丢了进去。真是差点作死啊!很响的两声爆炸后,火焰直接从纸箱内窜了出来。
实验结束。很遗憾,随机买回来的 10 个气球,无一例外地都爆炸了。
看来卖气球的小贩们为了节约成本,都把氦气换成了危险的氢气。
面对这些充满潜在危险的「小炸弹」,大众能做到的最好处理就是,别买;医生能做到的,就是告诉身边的朋友,别买。
万一发生烧伤,该怎么办?
如果有人忍不住买了小炸弹,又不幸被炸伤,该怎么办?请大家注意这几点:
氢气球爆炸烧伤严重程度和氢气球大小数量密切相关,越多越危险!
氢气球烧伤是一过性烧伤,加之通常爆炸发生在户外,因此需要尽快寻找清洁水源进行冲洗,可有效降低烧伤程度、减少水泡渗出。
氢气球爆炸后创面存在气球碎皮碎屑,要尽快就诊,请医生仔细清理伤口。
对于氢气球烧伤,总体治疗原则为:及时清创、暴露头面部创面、手臂创面涂药后包扎,定期换药至创面愈合。
万一悲剧发生,希望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,让损失最小化。
当然,最好的方法还是两个字——别买。
也请大家转发文章,提醒身边的朋友,不要买这种网红气球。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